2020年10月
——
新孩子书院项目启动啦!

喜喜老师率领团队打造的一系列成体系的线上课程,希望通过课程让孩子们掌握更高效、更轻松的学习方法,同时又能通过阅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新孩子书院提倡快乐学习、快乐游戏,诗意共读,诗意成长,让生命美好起来,让每一个新孩子闪闪发光! 新孩子,是指具有儿童精神的大人或孩子,成人容貌,赤子之心!课程面向幼儿园至初中的全体孩子、父母和老师,现已开始招生报名(详情请戳这里
2020年9月
——
新教师书院项目进入试运营

童喜喜老师率领团队开展的又一重大项目——新教师书院,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于9月启动。新教师大学,致力于为一线老师、教育工作者提供更有趣的学习方式、更有挑战的专家引领、更有高度的知识体系、更有层次的丰富激励、更有目标的专业跟进,让教师们学到更多科学的教学方法,增效减负,实现助力教师成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20年3月
——
《飓风的新教育教室》系列公益课程来了

3月,受疫情影响,教育部下达“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飓风的新教育教室》即刻启动,由新教育首席培训师、新教育“种子计划”公益项目首席专家、新阅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全国推动阅读十大人物飓风(郭明晓)老师主讲,带领新教育种子计划公益项目团队的全国23位新教育名师助教,共同分享最新最实用的方法。
2020年2月
——
新阅读研究所联合喜阅会推出抗疫公益课

2月新冠疫情爆发,新阅读研究所立即招募了一批深耕课堂共读实验的阅读导师,带领班级开启寒假21天共读之旅。21天共读结束,随着疫情继续蔓延,延长开学的通知下达,孩子们继续宅家学习。于是,新阅读研究所又推出了“新阅读喜说写公益课”。这次公益课,共有八万多人参与,每天有上万篇说写作文发表在喜阅说写平台。
2019年6月
——
“新教育种子计划基地学校”项目启动

童喜喜发起的知名公益品牌“种子计划”,于2019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招募“新教育种子计划基地学校”,通过免费为基地学校的全体教师提供种子教师培训课程,免费向基地学校提供种子计划内部研发的全套PPT课件和使用培训,免费向基地学校提供名家进校培训指导,全面共享新教育晨诵、整本书阅读、说写课程等课程资源和研究成果等行动,持续助力一线教学。截止12月,已吸纳授牌学校175所,预备校150所。
2018年9月
——
“童喜喜说写课程”基地学校项目启动

“童喜喜说写课程”基地学校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童喜喜说写课程的模式,基地学校可获得"童喜喜说写课程”团队进行的教师培训、课程研发、活动拓展等三大方面跟进指导服务,总结智慧经验,协助学校教师和父母开展说写课程。同时还可获得每年1次的说写课程研讨会的免费参会名额及“童喜喜直播答疑课”等相关免费指导。2018年9月15日,全国第一所“童喜喜说写课程”基地学校授牌仪式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第七实验小学举行。
2017年12月
——
童喜喜说写课程”百万公益巡讲

自2017年启动至今,“童喜喜说写课”全国百万公益巡讲活动始终秉承“让阅读向前一步”,为共计约100万名父母、教师提供说写技能的理念和方法,科学高效地提升家庭教育品质,使“童喜喜说写课”切实发挥“为儿童赋能 、为父母分忧 、为老师助力”的积极作用。巡讲活动由童喜喜号召带领说写课程研发的核心团队老师组成讲师团,面向全国巡回讲座示范,分享成功的实践经验,以让更多孩子、老师和家长们充分了解“童喜喜说写课”并从中受益。
2016年12月
——
公益丛书《新教育晨诵》编写

作为新教育义工,童喜喜担任总统筹,历时三年半,带领团队,义务主编并整体统筹完成从幼儿园到高中26册《新教育晨诵》教材和一本教学指导手册《让生命放声歌唱》的编写,并将这套书的稿酬100%捐赠新教育实验的公益项目。又带队制作出全套晨诵PPT课件及音频资料,向全社会免费赠送课件可在本站下载《新教育晨诵》系列图书得到诗人、国务院马凯副总理的特别关注,推荐纳入《中华诗词发展报告2017》工作,收入《中华诗词年鉴》。
2015年8月-2018年7月
——
参与负责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相关工作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是新教育实验于2009年9月1日正式运行的公益性质网络师范学院。为一线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最合适阅读的书籍,并进行课程案例研究以及观摩开发。采取宽进严出的管理思路,欢迎一切有志于教育的一线教师、师范生以及教育研究者参加,但是必须严格修满学分方能毕业。童喜喜与2015年亲自参与负责该项目,历时3年。
2014年8月-2015年7月
——
“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活动

秉承新教育研究院新父母研究所“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宗旨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致力于建设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的精神,双方共同举办名为这项全国性公益活动。在365天内,童喜喜走进了100所乡村小学进行100场免费阅读讲座。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为每所学校捐赠10万元、共计1000万元童书。随后,新教育萤火虫义工团队将提供最短3年的跟踪服务,在当地乡村教师、学生、学生父母中持续推动阅读,协助学校发展为当地的乡村文化中心。
2011年8月-至今
——
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项目

童喜喜以稿费启动“新教育萤火虫家校共读”公益项目,并由此自费创办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开启电影课、手语卡、新父母课堂等一系列教育项目的研究和推广。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项目,是针对家庭、父母开展新教育公益项目,旨在推动亲子共读、进行家校共建,以推动摇篮的手推动孩子前行,最终推动教育。无条件支持、尽力协助所有阅读推广公益机构组织开展活动。迄今,萤火虫亲子共读项目走过了8周年,已有319个微信共读群、78个分站、200多个站点。该项目还荣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支持!
2011年8月
——
支教内蒙古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

2011年上半年,童喜喜来到内蒙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支教一学期。在那里,她拜师新教育研究中心的儿童课程专家马玲老师,偷师钻研干国祥老师的绘本教学,还不时走上讲台,亲身授课。
2010年11月-至今
——
新教育种子计划公益项目

应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之邀,童喜喜以稿费启动“新教育种子教师计划”秉承“心为火种 生生不息”精神,致力于为一线新教育实验的践行者,提供长期、高效、实用的学术支持,提供理论研修、跟岗培训的各类服务,打造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共同体。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以图书共读、沙龙研讨、语音讲座、跟岗进修、研训营、工作坊等多种方法齐头并进。自项目启动以来,先后为全国各地3400余位种子教师提供长期跟进指导,众多教师因此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奖项,出版教育专著50余部,发表文章近2000篇。
2005年12月-至今
——
喜阅会:从赠书到喜阅书包

2005年12月16日,“喜阅会”举办了第一次赠书活动。此后3年中,累积为3000多名贫困儿童赠送各类图书。十余年中,“喜阅会”两位创始人童喜喜和李西西分别以个人名义,持续进行公益阅读推广。2017年6月,受邻国阅读推广经验启发,喜阅会改进工作,以提供读什么、培训怎么读、指导如何写为路径,为志愿者家庭赠送喜阅书包(100-500本图书),或以喜阅书包进社区/班级的方式,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借阅图书,同时,免费提供读写指导课程培训,举办阅读交流等活动。
2014年6月
——
捐赠《新教育的一年级》稿费

这套书首创“故事套故事”的形式,精选众多经典图画书融入故事中,好读、耐读;作者还创作了大量儿歌、童诗,让故事形式更加活泼、内涵更加丰富。这套书首创“童书即课程”的方法,以时间为序,用数个故事形成一个课程,寓教于乐。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和童喜喜向新教育基金会分别捐赠了“新教育一年级”系列图书的50%毛利及50%版税,为中国教育革新和发展添砖加瓦。


2009年11月
——
为新教育实验捐赠《影之翼》首印稿费

这套书首创“故事套故事”的形式,精选众多经典图画书融入故事中,好读、耐读;作者还创作了大量儿歌、童诗,让故事形式更加活泼、内涵更加丰富。这套书首创“童书即课程”的方法,以时间为序,用数个故事形成一个课程,寓教于乐。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和童喜喜向新教育基金会分别捐赠了“新教育一年级”系列图书的50%毛利及50%版税,为中国教育革新和发展添砖加瓦。


2008年
——
汶川地震捐助

童喜喜为汶川地震捐出《亲亲一家人》全部稿费,为灾民买了折叠床、图书,并为汶川地震中暂居在北川镇擂鼓县的灾区孩子赠书数百册,震后作为志愿者赴灾区短期援助。(因年代较久未留下影像资料)


2004年9月
——
支教卡子小学,全校唯一一位女老师

经过多次联系,童喜喜来到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大川镇卡子村小学支教,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因地处偏僻,卡子小学十几年来没有一位女教师,大部分学生住校,周末才能回家。在卡子村小学,她和学生们一起吃住,施展浑身解数,教学生们唱歌跳舞、天文地理、思想品德,活泼可爱的她成了最受孩子们喜欢的老师。义务支教期间,童喜喜在这所小学里,又资助了一个家境困难而面临失学的女孩。


2003年9月
——
资助30位失学女童,成立“童喜喜春蕾班”

在第一次用400元稿费资助1名失学女童之后,由于女童父母的原因该女童并未因此上成学。因此,童喜喜受到非常大的震撼,女孩从她这儿得到了希望,却又再一次失望,甚至是一生的绝望。后来童喜喜尝试联系她,但并没有联系上,但这也成为了写作《嘭嘭嘭》的缘起。此后,童喜喜用嘭嘭嘭》稿费资助了31位失学女童,当地为此成立“童喜喜春蕾班”(因年代久远未留存图片资料)


1999年
——
用第一笔稿费资助一位失学女童

童喜喜领到了一笔400元稿费,当时正好看到了报纸上的招募启示说400块钱就可以资助一个孩子回到学校读一年的书。于是童喜喜就把这400块钱捐了出去,通过报社真的捐到了一个女孩的手中。半年之后,我收到了这个女孩的来信,她告诉我说:“你寄来的钱我收到了,但我还是没有读书,因为我爸我妈拿着这笔钱去买化肥和农药了。”这就是童喜喜走进教育的缘起。(因年代久远未留存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