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作品
文学作品
教育作品
说写作品
|
/
要闻
十大要闻
历年要闻
|
/
视频
学术交流
日常趣闻
|
/
评论
十大评论
历年评论
|
/
我们
新孩子书院
新教师书院
|
/
公益
历年公益
|
/
下载
|
/
联系
喜阅会
首页
|
/
作品
文学作品
教育作品
说写作品
|
/
要闻
十大要闻
历年要闻
|
/
视频
学术交流
日常趣闻
|
/
评论
十大评论
历年评论
|
/
我们
新孩子书院
新教师书院
|
/
公益
历年公益
|
/
下载
|
/
联系
喜阅会
注册
登录
童喜喜:共读,搭建阅读的心桥
营造
书香校园
,新教育实验从开始就把它列为第一大行动。说新教育实验是以营造书香校园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改革,丝毫不为过。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是谁第一个提出“书香校园”的称呼。但是,从已有的资料显示,把“营造书香校园”这一组词变成全民共识的第一批力量,新教育实验肯定功不可没。
在新的背景、新的起点下,进一步在“营造书香校园”上创新,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应该在人员上强调全员
共读
,以共读搭建心桥。新教育实验强调多方进行
共读,以搭建阅读的心桥。
在这里,我们还必须要强调
“共读”
这个词。
共读,并不是人们理解的抹杀个性的千人一面,恰恰相反,
共读,是丰富个性
,朝向完整,从而赢得个体的幸福,并且全员共同创造幸福的一种方式方法,而且是一种经过实践,特别有效的方式方法。
为什么共读会有这样的效果呢?我们必须对于阅读有所认识。阅读并不是读同样的作品,就一定会读出某一种相同的含义,因为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叫“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局面呢?那就是因为,阅读其实是根据图书的原材料,再结合着自己人生的经历,从而共同建构出的一个世界。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一千个人来读哈姆雷特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一千种不同的解释;当我们共同阅读之后,并且就我们这些不同的解释,互相交流探讨,互相取长补短。这样就必然会有
更加丰富的个性。
同时,这样的一种人人解读结合在一起,当然就会有着阅读上更为完整的解释。
这样的全员共读,还包括有分科、分年段等方式的共同体建设。
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之中,每一个个体都感受到幸福,从而使
共同的幸福互相之间流淌激荡,也就能够创造更多的幸福。
本文摘自童喜喜著作《智慧行动创造教育幸福》
《中国教育报》2018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当前位置
:
首页
>
童喜喜:共读,搭建阅读的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