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喜喜:家校共育——打开校门做教育

教育的发展,仅仅有理论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在象牙塔中的理论创新,初衷并不坏,但在远离一线的创新中,美好初衷很容易演变为“为了创新而创新”。稍有恶化,就会演变为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所抨击的那样:“错误的观念最终造成流血,但流的都是别人的血,这就是为什么知识分子会随心所欲地说三道四。”

只有从一线的行动中,敏锐发现理论的幼苗,通过有意的培植,仔细的观察,将幼苗拔节成长的经验,再次进行梳理提升,形成阶段总结,并在传播中不断修订和锤炼,才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正确道路。

所以,每一次总结,并非对过去的否定,而是敞开怀抱迎接下一次的创新。

家校共育的探索,也不例外。

但是,我们更需要牢记的是——

所有知识,既是恒久的存在,也是冰冷的死物。如果缺少生命的价值感,缺失存在的意义感,势必缺乏行动的激情。那么,再好的研究也无法支撑一个人前行。

今天,我们重新回顾家校共育,再一次呼唤家校共育,正是希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通过家校共育,通过重新定位家庭和学校,进而重建家庭和学校,以每一个人自我的成长、自身的前行,推动教育乃至社会的改良。

家校共育——打开校门做教育。

借外力冲击,在平稳中创造沧海之变。让教育从自我封闭的孤独堡垒,变成千帆竞发的澎湃海港……这,或许并非痴人说梦。

践行。践行。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只有行动,才能让家校双极真正构建教育的磁场。

我相信,行动的我们,就和身处磁场中的孩子一样,必将在这周而复始的磁场构建之中,放射出生命的最大能量!

——摘自童喜喜《新父母孕育新世界》(可点击书名或下图购买)

新父母孕育新世界.jpeg